“家的港湾,喜燕香伴”,这句广告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喜燕花生油出自青岛天祥食品集团,该集团除了花生油外,还有“天祥金喜燕”小麦粉、风味挂面、辣椒制品及辣椒调味品等。作为一家集集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岛天祥食品集团非常看重科研,科技兴企的理念深入企业,让喜燕花生油香味更浓郁持久,生产的各类产品远销国内外。
重研发,科技的力量让花生油留香更持久
“天祥集团这些年来一直进行粮油新产品研发、新方法新技术攻关以及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食品安全度。”集团总经理于强说。
花生油的香味是检验油品的重要因素。受地理区位的影响,山东种出的大花生品质好,榨出来的花生油有特有的甜香味和糊香味。而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住花生油的香味,是很多粮油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因此,天祥集团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速冻凝香”工艺。
“传统物理压榨花生油工艺必须由高温榨取,花生原汁经历高温到常温的冷却过程中,花生油中最精华的浓香因子会随之挥发。”于强介绍,速冻凝香工艺可以有效减少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挥发,充分保留了花生原汁的醇香。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的花生油灌装流水线 张昀 摄
生产出好的产品,包装也是走向市场前的重要环节。在包装车间,除了备用的花生油瓶,其余的瓶子全部是根据产量机器现场吹制,既节约了成本,又为卫生提供了保证。吹瓶、印刷、罐油、封塑以及装箱,一条流水线一气呵成。
于强介绍,公司坚持科技兴企,与各大专院校进行紧密合作。充氮保鲜技术的研发,使花生油香味更加浓郁持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速冻凝香花生油”,2015年成功上市,解决了国内花生油香味保持不能持久的问题,加工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集团自主研发的“花生蒸胚改进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解决了花生出油率维持在40%以下的问题,有效提高花生油出油率至41%。
目前,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拥有自主研发的食用植物油、小麦粉、挂面、辣椒调味品等新产品、新工艺六十多个,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42件。
做产品,把关细节让品质更卓越
“喜燕”花生油香,不仅仅得益于企业在科研方面的重视,还体现在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细节上。
在花生油生产车间,20个小罐被不同颜色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只有几名工人在清洁管道外壁,甚至没有噪音,花生油正在静悄悄地压榨出来。于强介绍,天祥采用古法小榨的工艺,最大程度保留花生油的营养和香气。故而车间内没有较大的罐,而是将20个小罐并联在一起。不用的管道颜色则是用来区分进料、油管以及吸风管等不同的功能。
“我们最大的特点在于筛选和烘炒。”于强说,该公司使用筛选小麦的精细化色选仪来筛选花生,这样不仅将花生内的杂质筛选出来,还将花生的大小进行分级。不同大小的花生分开烘炒,便能炒制的更加均匀。且传统的榨油工艺是将10%的花生炒熟即可,天祥则是100%炒熟,从而使压榨出来的花生油味道更醇正。
与“喜燕”组“CP”的面粉品牌为“金喜燕”。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金喜燕”,但不一定没有吃过。于强介绍,自“金喜燕”品牌成立以来,就一直为青食饼干供粉。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的面粉车间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不同加工程度的小麦 张昀 摄
天祥的面粉加工车间,与花生油车间截然不同,在机器中不断“流淌”的小麦以及小麦粉,虽仍旧没有工人的参与,却有种万马奔腾的忙碌感。据介绍,该生产线来自瑞士,全自动化电脑控制,一键启动,日处理小麦350吨,生产面粉280吨。
为了提高产品品质,青岛天祥食品集团建立了天祥金喜燕食品工程技术中心,每一批产品出厂前都会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此外,从源头把关,建立绿色无污染种植基地,并与当地农户进行订单式合作,指导种植。
打品牌,借势“齐鲁粮油”谋发展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产品,就需要将产品宣传出去,才能让公司实现更好地发展。据于强介绍,早些年,天祥集团更侧重于贸易,对产品的品牌没有过多的关注。
“在与一些大企业,比如益海嘉里、中储粮,还有国外的一些公司合作过程中,发现这些公司非常注重品牌的打造与传播,一个强品牌甚至能带动一整个公司的发展。”
2004年,天祥集团推出了花生油品牌“喜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喜燕”已经在省内家喻户晓的品牌,并跻身于“全国花生油加工十强”, 出口量连续多年在青岛同行业中排名第一,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放心油等荣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天祥金喜燕面粉”则被评为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放心面粉。目前,天祥集团共拥有注册商标14件,其中马德里注册商标2件。
天祥集团还先后与益海嘉里、中储粮、中国移动、中石油、中石化、佳世客、沃尔玛等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与中国核潜艇基地达成食品安全共建意向,成为核潜艇基地食用油专供企业。
于强表示,2019年,青岛天祥食品集团将依托“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优势,继续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增加企业新产品研发投入,建立高级技术人才为骨干的技术创新团队,提升产品的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在借势“齐鲁粮油”的同时,用更好地产品来支撑“齐鲁粮油”品牌的建设,推动省内粮油产业的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颖颖